(摘自「讀經講義第二輯:舊約智慧書與先知書」,第二十四單元)


第二十四單元 索福尼亞


一、歷史背景


1.  索福尼亞是南國猶大著名的君王,希則克雅的後裔.他在約史雅王(公元前638-608)尚未開始宗教改革之前(公元前628),執行先知任務. 


2.  約史雅王的祖父默納舍是猶大列王中最惡的一位.他殘暴殺人,血流成河,使自己的兒子經火獻神.默納舍死後,約史雅王的父親阿孟為王,依然行惡,事奉偶像,在位僅兩年就被人謀殺.(列下21)


3.  約史雅為王十八年時,因為先有索福尼亞先知的勸導,後有耶肋米亞先知對邪神崇拜的攻擊,使他成功的進行了宗教改革.


4.  本書的歷史背景請見列下22:1-23:30 ;編下34-35.


二、大綱




















 



主 要 記 述



聖 經 章 節






上主的日子將近


勸勉以民及時歸向上主.



1:1 – 2:3



預言



四鄰諸國皆將滅亡


耶路撒冷及萬民要受審判



2:4 – 3:8


 






萬民將歸向上主


以民悔改得救



3:9 – 20


 



三、內容提要


1. 對百姓的勸勉 (1:1 – 18)


§         上主的日子


o        上主要懲罰猶大和耶路撒冷所有居民,剷除敬拜邪神,背離天主的人.


o        上主的日子近了,他將要懲罰王室,權貴,商人,及生活靡爛的人.


o        上主的日子來的很快,而且是苦痛的日子.上主要執行徹底可怕的毀滅.


§         及時歸向上主.


o        在上主日子沒到前,要趕快聚首檢討.


o        遵守法律的卑微人應求上主,並要尋求公義和謙和,或能免禍.


2. 預言與譴責 (3:1 – 8)


§         四鄰滅亡的預言:


o        西鄰的培肋舍特.


o        東鄰的摩阿布及阿孟.


o        南邊的雇士(埃及),北邊的亞述及尼尼微.


§         對耶路撒冷的譴責


o        耶路撒冷不接受教訓,不倚賴上主,將要有禍.


o        耶路撒冷的王侯,官吏,先知,司祭不行正義.


o        上主在他們中間是正義的.


§         對萬民的審判


o        上主曾消滅異民,行了嚴懲,但他們仍不敬畏,反更加墮落.


o        因此上主要審判萬民及列國.


3. 上主的救援(3:9 – 20)


§         萬民將歸向上主.


§         以民將悔改,不再驕矜自誇,不再行邪惡說謊.


§         以民必將得救,化羞辱為榮譽.


 




四、註解


1:4


  「巴耳」本意為「主人」或「所有者」.客納罕人是多神教,他們認為每個地方都有一位神,通稱為「巴耳」.  


1:5


  米耳公」又稱作摩肋客」,是阿孟人崇拜的神名.


2:4


  迦薩,阿市刻隆,阿市多得,及厄刻龍是組成培肋舍特邦聯中的四個城市.


2:5


  革勒提民族就是培肋舍特人,因為培肋舍特人來自革勒提.


2:15


  這城市是指尼尼微.


 


五、論述


1. 「上主的日子」在索福尼亞先知的宣講中,有什麼重要性?


 



  • 索福尼亞是提到「上主的日子」最頻繁的一卷先知書.

  • 先知也用「那一天」及「那時」這兩個名詞來指「上主的日子」.

  • 他以「那一天」來指「人」在「上主的日子」所要見到的事(見索1:9, 10; 3:11,16),而用「那時」來講述在「上主的日子」,天主所要行的事(見索1:12,14; 2:11; 3:9,11,19).

  • 索福尼亞先知書的主旨就是向當時在耶路撒冷的猶太貴族宣講「上主的日子」近了,天主正義的審判不但要臨於異民,更要加於不忠信的選民.只有謙和貧苦的百姓才能得以保全,成為獲救悔改的遺民.

  • 索福尼亞先知書的前半段(1:2-3:8)描述的是施行審判的「上主的日子」(1:7),因此這個日子雖是「偉大的日子」(1:14),但也是上主「忿恨」與「忿怒」的「苦日子」(1:18;2:1-2,3).

  • 索福尼亞先知書的後半段(3:9-20) 描述的「上主的日子」則是遺民將要受到上主聖化的日子(3:9),因此是「不再自誇」(3:11),「不用害怕」(3:16),接受恩寵與祝福, 「轉變命運」(3:20)的日子.




  • 六、反省與分享 


    1.  那躺臥在酒槽上,心下自謂:「上主不賞善,也不罰惡」的人(1:12), 是什麼樣的人?我是這樣的人嗎?我的週遭有這樣的人嗎?為什麼天主要懲罰這樣的人?  


    2.  你們要尋求公義,要尋求謙和(2:3).我行事公義嗎?我為人謙和嗎?我如何做到公義謙和?


    3.  以色列的遺民不再行邪惡,也不再說謊言;在他們的口裡也再找不到欺詐的舌頭」(3:13).我常常省察我的心靈,以不行邪惡,不說謊言,沒有欺詐嗎?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部落格讀經班 的頭像
    部落格讀經班

    部落格讀經班

    部落格讀經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