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摘自「讀經講義第二輯:舊約智慧書與先知書」,第十四單元)
第十四單元 厄則克耳
六、反省與分享
1. 「神力催迫活物往那裡去,牠們就往神力催迫的方向去」(則1:20).天主的神力催迫我往那個方向去?我順從天主的神力催迫嗎?
2. 「無論他們聽,或是不聽,你應向他們宣講我的話」(則2:7).在傳揚福音時,我也有這樣的勇氣與毅力嗎?如果別人不願接受,我感到挫折而不敢前進嗎?
3. 為什麼先知若不警告惡人脫離邪道,就要負惡人喪亡的血債(則3:18)?我若不傳福音,是否也就有禍了(格前9:16)?
4. 那些行為會使我們「因自己的罪惡而歸於消滅」(則4:17)?
5. 「你們比環繞你們的異民更為叛逆,沒有照我的法律行事,沒有遵行我的法令」(則5:7).作為一個基督徒,我是否常常警誡,我有那些行為比非基督徒做得更不好?
6. 為什麼以民要經過許多災難後才會「承認祂是上主」(則6:7,13-14)?我自己或我們的社會是否也是如此?
7. 如果天主要按我的行為裁判我,按照我所有的醜行報復我(則7:3),我會受到怎樣的裁判與報復?
8. 以民「向東方朝拜太陽」(則8:16),被上主視為醜惡的事.台灣社會中流行的星座,生辰算命,也會被上主視為醜惡的事嗎?為什麼?我參與這樣的行為嗎?
9. 厄則克耳先知在神視中看到天主為耶路撒冷城中「凡因發生的醜惡之事而悲痛哀號的人」額上劃十字記號(則9:4).若望宗徒在神視中見到末世時, 天使在「天主的眾僕額上,先蓋上印」(默7:3).這樣的記號有什麼重要性?領洗的基督徒一定會得到這個印記嗎?
10. 為什麼上主的光榮要離開聖殿 (則10:18)?為什麼當上主的光榮離開聖殿時,還依依不捨的停在東門口(則10:19)?天主離開了我的「聖神的宮殿」嗎?我要如何才能讓上主的光榮充滿我的「聖神的宮殿」?
11. 天主願意賜給我們的另一顆心,在我們臟腑放上的另一種精神(則11:19),是什麼樣的心,什麼樣的精神?我阻擋了天主這樣的作工嗎?
12. 我常保持著敏銳的心去感受天主嗎?或是我「有眼,卻視而不見;有耳,卻聽而不聞」(則12:2)呢?
13. 為什麼人民會被假先知說的「平安」所迷惑(則13:10)?我是否有時寧願相信謊言,而不願面對事實?我是否有時因為不知如何(或不願)說出事情真像而當了假先知?
14. 「這些人心中供著他們自己的邪神,在自己面前放著犯罪的絆腳石,我豈能讓他們來求問?」(則14:3)我對天主的信仰是完全純淨的嗎?我的心中供著其他事物嗎?什麼是我犯罪的絆腳石?
15. 不結果的葡萄樹,只有被投入火中焚燒(則15:4);不結果的無花果樹受到耶穌的詛咒(瑪21:18).這兩個故事對我有什麼警惕?我要如何才能成為結果實的葡萄樹呢?
16. 「我要與你重訂盟約,你要承認我是上主,為的是當我寬恕你所行的一切時,你一回想就慚愧,面對這恥辱再不敢開口」(則16:62-63).我被人寬恕過嗎? 被人寬恕的感覺如何?我被天主寬恕過嗎?被寬恕後,我對我所作的行為感到慚愧嗎?
17.天主如何使「高大的樹矮小,使矮小的樹高大」?天主為何要「使綠樹枯萎,使枯木發綠」(則17:24)?
18. 惡人一旦悔改,遠離所犯的罪過,就得以生存;若義人離棄了正義而行惡,他行過的正義必被遺忘,必要喪亡(則18:21,24).我覺得上主的作法公不公平?為什麼?
19. 原本果實茂盛的葡萄樹,為何會在狂怒中被拔出而枯乾(則19:12)?耶穌說:「誰若不住在我內,便彷彿枝條,丟在外面而枯乾了」(若15:6).我要如何才能「住在主內」?
20. 為什麼天主沒有照以色列家族的惡行和敗壞的行為來對待他們(則20:44)?我從什麼事上感受到天主對我的憐憫與恩寵?
21. 既然人「因自己的義德救自己」(則14:20),為什麼以色列境內的義人和惡人都會被鏟除(則21:8)呢?我行了不義的事,除了傷害我自己,也會如何傷害別人呢?
22. 天主現在是否也在我週遭的環境中「找尋一個能修理城牆的人」(則22:30)?我願意配合天主作這個站在缺口處的人嗎?我自己的心靈是否也有缺口,需要修補呢?
23. 我的生活中有那些事物如同「那穿紫紅衣服的將領和公卿,全是英俊的青年,善於騎馬的騎士」(則23:6),是我必須戒避的誘惑?我對已經放棄的逸樂或荒縱仍然懷念如同淫亂的妹妹「想念年輕時在埃及行淫的日子」(則23:19)嗎?
24. 欲將鍋銹燒盡,要把空鍋放在烈火上久燒(則24:11).我必須經過怎樣的烈火,才能使自己潔淨? 上主原設法使我潔淨,但我願意忍受這樣的烈火嗎?
25. 厄東因為復仇而犯罪(則25:12),培肋舍特因為施行報復被天主打擊(則25:15).我若受到別人的欺侮,我會想要報復嗎?報復的心會如何影響到我的生活與靈性生命?
26. 提洛這「居於水上,海上稱霸的名城」(則26:17),譏笑了耶路撒冷,自稱「我要富強,她反要荒蕪」(則26:2),結果因為她的驕傲而一去不返.為什麼驕傲列在「七罪宗」之首?在我的生活中,我是否犯過驕傲?
27. 提洛這艘「完美華麗的船」(則27:3),在「海上滿了載,極其沉重」(則27:25),卻經不起東風一吹而「沉入海中,落在海底,財物和所有的人,都隨著沉沒了」(則27:34).我是否也在心靈中載滿了沉重的財物或其他事務?我的這艘完美華麗的船經得起風浪嗎?當船沉沒時,我所珍愛的事物會漂流到那裡去?我仍能擁有它們嗎?
28. 「其實,你只是人,而不是神,你心中卻自以為是神」(則28:2) 在什麼情況下,我容易忽略了天主才是掌管萬物的主宰,而認為可憑自己的智慧和聰明達成所有目標?
29. 「他們必承認我是上主」(則29:16)這句話在厄則克耳先知書中出現了不下五十次.這句話對我有什麼意義?為什麼天主認為以色列沒有承認祂是上主?我有什麼不承認祂是上主的行為嗎?什麼才是真正的「承認祂是上主」?
30. 上主說,「我必要消滅偶像」(則30:13).保祿宗徒說「貪婪」無異於偶像崇拜(哥3:5),並將仇恨、競爭、嫉妒、忿怒、爭吵、不睦、分黨、妒恨、醉酒、宴樂等行為與崇拜偶像並列為「決不能承受天主的國」的惡行(迦5:20,21).雖然我沒有敬拜有形的偶像,但我有保祿宗徒指責的這些無異於偶像崇拜的行為嗎?
31. 在天主的樂園中,我是棵怎樣的樹木?使我長大長高的淵泉河水來自何方?我「因自己高大而心高氣傲」(則31:10)嗎?我嫉妬其他樹木的茂盛美麗嗎?
32. 埃及、亞述、厄東、漆冬,以及古今中外所有的強盛帝國最後都「同未受割損而下到深淵的人臥在一起」(則32:29).縱觀歷史,國家興衰,朝代更迭,為我有什麼意義?除了天主的神國外,有什麼永不衰亡的國家嗎?
33. 一場精闢的講道、感人的見證、或是美好的演講,對我有什麼影響?上主對先知說的這句:「你對他們好像唱情歌的人,歌喉悅耳,彈奏美妙;他們喜歡聽你說的話,卻不去實行.」(則33:32).這句話對我有什麼意義?
34. 惡羊踐踏草場,弄髒清水,「還以為是件小事」(則34:18),但受到懲罰.古語說:「勿以惡小而為之」.信仰生活中,我應當注意避免什麼「小事」,以免導致嚴重的惡果?
35. 厄東的祖先厄撒烏是雅各伯的哥哥(創25:23-25).因此厄東與以色列本是兄弟之邦,但是卻對以民「懷著永不忘的仇恨,將他們交於刀劍」(則35:5),因此上主說:「就如你怎樣懷著仇恨對待他們,同樣我也必以怒火和妒恨來對待你」(則35:11).耶穌說:「當你和你的對頭還在路上,趕快與他和解,免得對頭把你交與判官,判官交給差役,把你投在獄裡」(瑪5:25).對人懷著仇恨,會如何傷害到我自己?
36. 為什麼上主在拯救以色列時說:「我作這事並不是為了你們,而是為了我的聖名」(則36:22)? 然道上主只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好名聲嗎?這句話如何表達了天主的救恩?
37. 我有過「我們的骨頭乾枯了,絕望了,我們都完了」的經驗嗎(則37:11)?天主的氣息要如何才會進入我們內,使我們的枯骨復活?
38. 哥格的惡謀是「要進攻不設防的地方,進攻安居無憂的人民」(則38:10),在信仰生活中,我是否也「生於憂患,死於安樂」? 我要如何設防,避免哥格的攻擊?
39. 「在我顯示光榮的日子,為他們也有光榮」(則39:13).我先光榮天主再光榮自己嗎?我如何光榮天主?我常常想到要光榮天主的聖名嗎?
40. 上主將新聖殿的形像啟示給先知時,雖然包括許多煩瑣的丈量數字,但先知仍鉅細無遺的「用眼看,用耳聽」,留意天主向他指示的一切(則40:4).對於教理,教義,聖經中一些看似索然無味的訓導,或禮儀中的一些細節,我也如此用心留意嗎?
41. 厄則克耳先知在神視中看到的聖殿牆厚六肘(則41:5),也就是將近三公尺厚.上主說: 「看啊,我今天使你成為堅城、銅牆、鐵壁」(耶1:18).我心中的聖殿是否也有堅厚的殿牆,來阻擋世俗與誘惑,以保護我心靈的聖潔呢?
42. 司祭進出樓房與外院,必須換穿衣服,以分別聖與不聖(則42:14),絕對不可混淆.聖殿與俗地也有垣牆的隔絕.做為基督徒,我對是與非,黑與白,善與惡,聖與俗,也是如此的分辨清楚嗎?
43. 「看,上主的光榮充滿了聖殿」(則43:5).我在什麼事上看到了上主的光榮?
44. 「他們不可有產業,我是他們的產業」(則44:28).我以上主做為我的產業嗎?我必須要捨棄什麼,才能以上主做為我的產業?
45. 分地的產業中,「應將一塊聖地獻給上主,當作獻地」(則45:1).我是否也將我的時間及所得的一部份保留獻給上主?
46. 我們「應每天早晨奉獻」(則46:13)嗎?我每天早晨做了什麼奉獻?
47. 「有水從聖殿門限下邊湧出,流向東方」(則47:1).我讓這聖殿下的河水流過我的心中嗎?「凡這水所到的地方,百物必能生存」(則47:9).這河水洗淨了我心中的埋怨、憤怒、悲傷、憂愁、嫉妒、憎恨、不平…嗎?
48. 「其中的地不可變賣,不可交換,也不可轉讓,這是地中最好的一份,因為是祝聖於上主的」(則48:14).耶穌在曠野接受魔鬼的試探時,魔鬼想要與他做什麼樣的買賣交換?基督徒的生命中,那些是祝聖於上主,「不可變賣,不可交換,也不可轉讓」的最好的一份?